楼主现在在美国读博,申请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帮助。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申请之路,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帮助!
背景介绍:
2012年,大学本科毕业,末流985,土木工程
2012~2016年,在上海工作4年,低薪+行情不好,跳槽2次,考研2次,终上岸
2016~2019年,同济读研3年
2019~至今, 美国读博
申请时间线(2019Fall):
因为读博方向很重要,感觉中介帮助有限,于是全程DIY。
0. 背景提升
研究生生涯一开始,我就有出国读博的打算。考虑到本科/英语的基础都很差,所以很早我就开始规划,准备。
最早是研究方向的选定,一开始导师想让我做实验,好毕业,但我想做更偏理论+数据分析的研究,认为未来申请更有竞争力。最后经过各种试错,选择的方向是识别/优化算法。
同时也协助教研室的小伙伴们做实验,训练/研究算法,最后写了一篇中文核心,一篇国际会议。
研二做了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,完整跟进了项目,做了整整一学期,期间有意识地整理数据/写论文,最后写了两篇中文核心,一篇四区SCI,但申请时候还都是under review。
总之,有意识地做项目,参加会议,写论文,都是背景提升的必经之路。事实证明,这些文章在套磁+面试的时候起到了作用。
1. 考语言(2017.7~2018.10)
我英语基础差,研究生期间考了5次托福,终于从72分考到99分,考最后一次的时候已经到了申请前夕(2018.10),建议英语基础不好的小伙伴一定要早做准备,不然会像我一样,弄得很着急,建议提前一年就考到理想的语言成绩。
因为时间和不断考托福的原因,我只考了1次GRE,169+158=317+3.0写作,分数不高,但对于理工科博士,勉强达到及格线,建议有志于名校的小伙伴至少考到325+3.5写作。
2. 文书(2018.3-2018.7)
简历+套磁邮件+研究计划+3封推荐信
从论坛,朋友,前辈获取模板;
然后以自己工作+科研+项目经历中提取经验+问题+兴趣,花了两个月成稿;
前后大改了多次,找美国读博的朋友,认识的美国朋友修改,自己也细改无数次;
3封教授推荐,虽然不是强推,但是都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,给我提了很多建议。我一共申请了14所学校,选择负责任的老师,省时省力。
3. 套磁+网申(2018.7-2019.12)
首先整理了一个全美专业前50的学校名单及其申请要求+截止时间+感兴趣的导师;
然后挑出感兴趣的学校及导师,差不多50个人,学校全球排名50-400不等;
接下来开始套磁,套磁邮件简单介绍自己+研究经验+兴趣,200-300字,并附上简历;
套磁从最感兴趣+最好的学校开始,同一个学校只发一个导师,除非这个导师明确没名额/不要你。一般导师对你感兴趣,都会很快回复,如果超过一周老师没有回,除非特别感兴趣,会再发一遍确认,否则就pass;
套磁的同时也准备网申,要特别关注各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,寄送托福/GRE的截止时间,大部分学校都在12月或来年2月截止;
申请季,我大概发送了50封套磁邮件,有10封正面回复(6封给面试,4封建议申请),我自己还有4个学校感兴趣,虽然没有任何回复,但为了保险起见,我还是网申了所有14所学校(11美国+2香港+1加拿大)。
4. 面试+申请结果(2018.11-2019.3)
网申的14所学校,其中加拿大1out;香港1个out,1个3月底才来面试消息;美国4个out,7个给了面试(6个套磁给的+1个申请后给的),最早的面试在11月中,最后一个面试在1月底。我表现一般,但每次都有些提升。每次面试风格各异,有的老师占主动,一直都在解释他的项目和需求,有的老师要求学生讲PPT。一般面试一两周后就会有结果,我有两个面试都进行了两轮。最终面试后我都拿到了offer,其中6个全奖,1个半奖,学校的排名在全球100~400不等;
最后我选择了宾州州立大学(psu),有趣的是,psu的导师不是我主动套磁的,而是我对学校感兴趣直接网申的,然后导师看到了我的申请材料后主动联系我进行的面试,面试进行了两轮,是我申请季的最后一个面试,顺利拿到psu的offer后,我推掉了其他offer。总之,psu的导师+研究方向都还不错,按照我的背景,我已经比较知足了。
自我感觉理工科博士的申请,项目和研究经验+论文是重点,语言和GRE更像是门槛,满足要求就ok,导师拥有绝大的决定权,毕竟导师要掏钱。同时运气很重要,导师刚好有项目,有钱,需要学生,这些都很重要。
写在最后:
最后的分享是,选择读博是件大事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判断,选择没有绝对的限制或者好坏,只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或者努力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都值得尊重,都会给读博添加持久动力!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