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,我想對您說......
人說,只有自己做了母親的女人才能理解母親的心,可在張冰看來,自己做不做母親,她的母親都與別人的母親不一樣。父親去世三十多年,剛強的母親牙關一咬,從此未嫁。她硬是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女兒討生活,直到她們長大、成人、立業、成家;大的張冰來了美國,妹妹小莉留在成都,可媽自己,卻轉眼已經八十多了。
積勞成疾的母親在82歲那一年,在一次常規檢查中,她被成都人民醫院確診為膀胱病變。從那以後,大量的抗癌藥物和放射性治療雖然使她的病情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,但遺憾的是,大量的抗癌藥物在延續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嚴重損傷了患者的肝臟。她開始出現嚴重腹水,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裡,她的肝臟迅速萎縮、硬化﹐腹水達到了每三天必須抽一次的程度。束手無策的醫生攤開雙手,將一個殘酷的現實極不情愿地擺在了張冰的妹妹張莉的面前-她們的母親大概最多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了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到那時候,致她性命的是她的肝臟,而不是她的膀胱。
一聲晴天霹靂像刀子一樣扎進女兒的心,兩個因為就要失去母親而急得發了瘋的女兒,就著一條電話線哭天嚎地、頓足捶胸,她們恨自己為什麼不能生出一雙回春妙手,她們怪上蒼為什麼不肯讓她們去替了母親。“媽媽呀,媽媽……!”
那一夜,她們說了一整夜的越洋電話。
放下電話的張冰不知不覺已經哭干了眼淚。不!光哭有什麼用?她要設法挽救她和妹妹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的親人。如果說那天塌地陷的一天終究不能避免的話,她也要為這一天的晚些到來而掙扎,哪怕能推遲一天也好,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希望。
她像發瘋一般把家裡所有的雜誌、報紙、傳單、廣告通通翻出來,它要在無望中為母親找到一線希望。果然,她找到了―一份愛德華“美國特效養肝素”的廣告。她當然知道,莫說如今市面上各種藥品和營養品魚龍混雜,就算“美國特
效養肝素”能治病,母親都到這時候了,恐怕也為時晚矣。不過,她的心理還是存了一絲希望,有道是“病急亂投醫”,你知道哪塊雲彩有雨?還有一層,連她自己都不敢承認,做女兒的,就算明知道這錢“打了水漂”,總也不能不打呀。
電話是早晨九點鐘打的。聽了對方的簡單介紹之後,張冰一下子就定了一個大包裝的“特效養肝素”,還定了愛德華的“先鋒199” 。
洛杉磯寄來的“美國特效養肝素”很快到了中國成都,按姐姐張冰的吩咐,妹妹一分鐘都沒敢耽誤,立即給母親服用,一天三次,一次兩粒。三天之後,母親原來像個足月的孕婦一般的肚子明顯緩解,第一次跳過了“三天一抽水”的固
定治療程序。二十天後,腹水症狀竟然消失,令主任醫師大惑不解。
張冰欣喜若狂,一口氣又買了兩套愛德華的“特效養肝素”和“先鋒199”,托一個回成都探親的朋友帶去。那朋友下了飛機直奔醫院,卻見病床空空如也,原來,張冰的母親已經出院回家。她車轉身直奔張冰母親家裡,卻見老人家正站在桌邊包餃子呢。
這事說給誰聽誰都不信,可它卻明明是真的-母親姓孟,叫孟慶雲,家在四川成都,女兒姓張,叫張冰,住在洛杉磯的托倫斯;托倫斯的張冰也不想替任何人做廣告,但她想告訴每一個人,這事是真的。
春節到了,闊別七年的母女終于相見。大難不死的母親老了、瘦了,瘦得叫女兒幾乎認不出來了。她撫摸著女兒的頭告訴她,是女兒的藥,叫她起死回生。 ““冰兒,活著,真好。媽養兒得濟了。”
那一刻,張冰仰望著母親老淚縱橫的臉,心裡唱起了那首《燭光裡的媽媽》。她在心裡說, “媽媽呀,媽媽,如果能選擇,我會買一卡車‘養肝素’運來成都給您,我還要牽著您的衣襟,叫您陪伴我走到一百歲。”
(早上靈芝尊,晚上特效養肝素! 愛德華:1-888-6697-888 www.edvip.com )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