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8日,Sasse Museum of Art 举办的国际群展“Visual Language of Modernity” 正式揭幕。展览由策展人许帅(Shuai Xu) 精心策划,邀请来自全球的当代艺术家共同探讨身份认同、文化迁徙及全球化时代的视觉语言。展出的作品涵盖绘画、影像、装置及新媒体艺术,力图突破媒介边界,为观众提供一次关于现代性的深度思考。

在这些充满文化反思和艺术探索的作品中,纽约艺术家王彦智(Jenny)带来了她的叙事民谣诗作品《Francis》,一首关于女性命运的视觉诗歌,在诗意与痛楚交织的影像中,追问沉默的代价与历史的回响。

王彦智是一位专注于教育、体验设计和艺术创作的跨学科艺术家,成长于中国南方,在美国求学与工作。她的艺术创作常常从个人经验出发,结合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戏剧、游戏设计等领域的研究,探索如何通过艺术媒介传递复杂的社会议题。在《Francis》中,她以影像与民谣诗歌结合的方式,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悲剧人生:一位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孩,在被家暴、压迫与环境裹挟的命运中沉默,最终成为暴力的牺牲品。这首视觉叙事诗不仅是一场个体生命的哀歌,更是对结构性暴力、性别不平等以及社会冷漠的拷问。

作品的灵感源于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,关于一位因家庭暴力去世的中国网红。这起事件发生在千里之外,却深深触动了艺术家,使她开始思考:命运是否早已被塑造?文化与环境如何影响个体选择?她在创作中选择回溯更早的历史,将故事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探讨历史如何像幽灵般盘旋在代际之间,塑造着女性的生活轨迹。影像中的《Francis》,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,更是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。在沉默与呐喊之间,艺术家试图用诗歌和影像,将那些被忽视的声音重新带回公众的视野。

在 “Visual Language of Modernity” 这一国际展览中,王彦智的作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。此次,她为了更好的得到观众的反馈,她也特意从纽约飞来参加开幕式现场,与观众热情交流。王彦智告诉记者,自己主要做一些体验设计,有的时候会通过一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教育理念,也会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来表达内心的艺术追求。展览汇集了全球范围内探索身份、文化交融与现代性议题的艺术家,而《Francis》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诗意化的表达,赋予了展览更加鲜明的情感张力。展览自开展以来,吸引了众多观众和业内人士,他们在影像作品前驻足,试图解读这位女性的命运,同时也在其中看见自身与时代的联系。

Sasse Museum of Art 此次展览不仅是视觉艺术的汇聚,更是关于现代社会议题的深度探讨。王彦智以影像、诗歌与历史交错的方式,将个人叙事上升为集体记忆,让观众在静默的影像与诗句间,感受到那些被忽视、被遗忘、但从未消失的疼痛。

(凤凰卫视记者 林汉秦 洛杉矶报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