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6日,中國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繪畫大賽暨「第二屆2025灣區國際兒童繪畫大賽」優秀作品展及頒獎典禮在香港元朗大會堂隆重舉行。

大賽自4月啟動全球徵稿以來,共收到來自中國、港澳台、美國、法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新西蘭、馬來西亞等地近千幅作品。經專業評審,最終精選出120幅金銀銅獎佳作,並展出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小期盼藝術中心創作的《十二生肖圖》系列,榮獲評審委員會推薦大獎。

據評委、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薛揚女士介紹,《十二生肖圖》由多位小畫家共同完成,他們以童真的視角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將中國特有的「十二生肖」傳統文化演繹得生動傳神、妙趣橫生。作品不僅呈現出鮮明的藝術個性,更彰顯了非遺文化在新一代筆下煥發出的創意魅力與傳承價值。組委會秘書長史良棟先生表示,本屆大賽以「繪出多彩非遺,傳承文化瑰寶」為主題,鼓勵青少年以童真視角描繪非遺之美,展現守護與傳承的時代意義。

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先生指出:「香港要走出去,就要說好香港故事、說好中國故事、說好中華文化故事。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沈豪傑先生則認為,此次大賽以藝術跨越語言與地域,為青少年搭建表達未來願景的文化平台。

其中,美國南加州廣府人聯誼會推薦的作品表現突出:

• Brian Wang《夜市裡的非遺》——少年組銀獎
• Lisa Shi(15歲)《崔鶯鶯》——少年組銅獎
• Albert Bie(10歲)《杜麗娘尋夢江南水鄉》——兒童組銅獎
• 千葉美音(12歲)《古城一角》——兒童組銅獎

• 唐瑾熙(8歲)《萌童鬧新春》——兒童組銅獎

此外,大賽邀請到張新英女士(組委會評委會主任)、石俊先生(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副主席)、薛揚女士(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)、莊景輝先生(美國張大千藝術研究會會長)、朱毅中教授(法國巴黎畫院院長)、何成鋼教授(亞太藝術研究中心館長)等專業評委,為比賽的專業性與權威性提供保障。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學生兒童組銀獎得主潘心悅和少年組銀獎得主曾一凡,擔任了啟動儀式的主持人,他們洋溢的純真活力為現場增添了溫馨與歡快氛圍。

本屆大賽不僅展現了青少年的藝術才華,更以繪畫為橋樑推動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國際交流。

8月20日,南加州廣府人聯誼會與美國華人專家會在洛杉磯舉辦座談,特別邀請比賽評委莊景輝先生與僑界代表交流。南加州廣府人聯誼會執行會長唐溏、秘書長梅紅、美國華人專家會會長王希萌、西岸美術學院院長汪蕾等出席。

莊景輝先生在會上高度肯定青少年作品題材立意新穎、藝術表現出色,並盛讚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,認為他們是「未來的棟樑」。他還分享了繪畫心得與名畫故事,引人入勝。與會者都表示獲益良多,並期待日後再度聆聽他的專題講座。